供给端与渠道端协同发力 “中国仙作”稳中向好

来源:新华财经 发表时间:2025-10-13 22:37:45

10月13日,《新华·仙游仙作产业发展指数报告(2025年三季度,总第21期)》在京发布。报告显示,2025年三季度仙作产业发展总指数达到179.79点,在供给端与渠道端的协同发力下,仙作产业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。

图为仙作总指数及其分项指数走势

福建省仙游县作为“中国仙作”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承地,拥有深厚的古典工艺家具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技艺传承。如今,这片承载千年匠心的土地正以“传承为底、数字为翼、融合为径、出海为势”的发展路径,将产业实力、品牌影响力与发展潜力转化为可持续增长动能。

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指出,2025年以来,仙作产业始终锚定“稳中求进”工作总基调,在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配套服务的过程中,产业发展韧性持续增强。政策精准赋能、品牌深度塑造、业态创新融合三大亮点尤为突出,不仅推动核心指标(产业实力、品牌影响力、发展潜力)稳步向好,更通过仙作传统工艺与高新技术的深度融合带动产业升级,让经典焕发新生。

报告显示,2025年三季度仙作产业规模指数达到131.59点,环比增长0.3%,同比增长4.8%,稳健扩张态势清晰可见。截至2025年8月,“仙作”家具、工艺品、天然香等构成的工艺美术产业已集聚2300余家工艺企业、2.2万余户个体工商户,带动就业人口超20万人,逐步形成以仙游仙作为核心、辐射周边的产业集群。

图为仙作古典工艺家具(仙游县工艺美术中心供图)

2025年三季度,仙作品牌影响力指数达到186.17点,环比增长5.3%,同比增长19.8%,涨势强劲。仙作品牌在国内端借“活力中国调研行”实现声量放大,在国际端通过“内容出海+渠道出海”并进,推动国际热度上升。

从热词看,“仙作”一词的热度稳居核心,与“家具”品类标签、“仙游”地域标识深度绑定,构建起逻辑清晰的“品牌+品类+地域”三位一体的识别体系。而“制造”“产业链”“供给”等高频热词的出现,标志着行业关注重心已从过往对单纯工艺技法的聚焦,转向对更深层产业体系建设的关注。与此同时,“数字化”“智能化”“设计”等词热度较为靠前,折射出产业转型的鲜明信号——仙作产业正由传统制造向科技赋能与创意驱动并重的方向转型。

报告显示,2025年三季度仙作发展潜力指数报220.73点,环比增长0.2%,同比降低2%。自2018年一季度基期起,发展潜力指数虽然有小幅波动,但总体呈现上升态势。在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,仙游相关部门积极推动“仙作”拥抱平台经济,通过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技术与传统工艺美术的深度融合,有效带动产业迭代升级与提质增效。

目前,仙游已建成“直播电商+AI”基地,引入AI数字主播和智能经营平台,计划全年对接100家伙伴,推动直播智能化、高端化发展,数字赋能成为仙作发展潜力的主要拉动力。

孙星表示,仙游需进一步加速产业链数字化改造,通过共建AI设计中心,提升数字化产品设计水平和柔性生产制造能力;依托工业互联网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管理,提高生产协同效率,降低研发生产成本。

近年来,仙游县持续推进跨界融合。2025年三季度,仙作跨界融合指数达到152.31点,环比增长0.4%、同比增长13.2%。从分项指标来看,工艺品产值55亿元、香道产值39.5亿元、其他融合产值(瓷器、茶叶等)23.7亿元,均较二季度走高。在文化、电商、设计三重场景叠加赋能下,“仙游仙作”正从“大件为主”向“大件+小件+香品”多元方向转型——将制作家具的名贵木料余料深加工为雕刻摆件、手串与线香,并通过线上直播拍卖快速触达新客群、提高周转与变现效率。品类扩展与场景创新的双重发力,正持续将仙作产业的文化势能转化为稳步发展的新增量,不仅推动客群结构向年轻化方向优化,更实现收入来源的多元化拓展,为仙作产业构建良性循环生态提供了关键支撑。

中国科学院博士付向核建议,要深入挖掘古典家具文化内涵,采用智能化控制、仿真雕刻工艺等技术,开发数字文化资源,升华“文化价值链”,推动古典工艺家具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,推动仙作产品设计与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技术紧密结合,将“文化力”转化为“产品力”。

图为各期仙作产业发展指数报告

据悉,仙作产业发展指数由新华指数研究院编制,于2019年首次发布,至今已迈入持续运行的第七个年头,受到业内广泛关注。(王蜜)



新闻 财经 科技 娱乐 生活




Copyright © 2011-2015 南方都市网 版权所有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招聘信息 | 广告服务 | 服务条款 | 免责声明 | 网站地图

南方都市网(www.nedsw.com)关注身边大小事,人文地理和文化,打造南方地区最专业的都市生活网站。
Copyright © 南方都市网 版权所有
编辑QQ:3119872820